可点击上方小程序链接购买

德育生态体系

灯塔工程

博育教育集团·丰都同文学校

灯塔工程

智育为主,德育先行。我校以培养学生健康成熟的人格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贯彻“立德树人”要求,使学生收获人格素养、学识素养、学能素养和发展潜质等方面的最大提升与飞跃。
什么是德育教育呢?今天就来了解一下我校的德育生态体系之灯塔工程——理想信念、职业生涯规划。

01

高中生为什么要有目标和理想?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青春的价值取向、人生理想决定了整个未来社会的发展,而高中时期又处在价值观形成、理想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理想培树、价值观打造十分重要。人生第一步怎么走,决定了一个人能否走好一生的道路。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教师作为学生至关重要的人生导师,必须关注学生的理想是什么,如果没有理想,又谈何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理想是现阶段必要的教育环节,每一位老师都有责任帮助学生把人生第一颗扣子的扣眼对齐。

02

正确树立学生理想措施

01


树榜样学榜样,

找准梦想的领路人。


廊道文化名人榜样:精选出百余名各行各业时代榜样事迹上墙,成为校园廊道文化的一抹亮色,实现环境育人。

学生生涯规划档案名人册:人手一册的《学生生涯规划档案》中列分四大类的名人册,附以“我所敬仰的榜样人物”个人页,让每个孩子写下心中的榜样,让榜样有更多彩具象的呈现。

优秀人物讲座:邀请成功人士、楷模人物、衡中毕业生等给学生做讲座,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

榜样演讲征文活动:举行以树榜样、学榜样为主题的演讲、征文等活动,在活动中感受榜样的力量。

学生标兵评选:定期评选学校道德之星、学习之星、进步之星,让身边的榜样成为学生追逐、赶超的目标。

02


让大学成为学生理想的灯塔,

为奋斗之路增添动力。


校园文化大学名牌:校园中,无论是墙面或者绿化带都被充分利用,985、211大学名牌让学生直观了解大学。

理想心愿点:学校以设立许愿树、理想亭等特色小景观方式让学生打开心门,书写、悬挂自己的目标大学。

理想大学图鉴:《学生生涯规划档案》中大学图鉴与“我的理想大学”紧密相连,将目标大学和专业列入追踪日常,帮助学生具化理想目标通道。

学生生涯测评系统:引入科学评测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出理性分析,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确定信心方向,少走弯路。

多元升学路径指导:设身处地从家庭及孩子角度考虑,通过国际通道、艺术通道、特招通道等多元升学方式打开通往理想大学的最优路径。


03


加强德育为主导的理想培树教育,

通过理想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手绘理想蓝图: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班级墙、板报、手抄报,使学生投入其中,手绘理想蓝图,树立远大理想。

以歌明志:学校广播站在规定时段应播放博育校歌和有利于中学生成长的励志歌曲,组织举行校歌比赛、歌手大赛。

励志影片观影:设立“博育励志影片库”,组织学生观看精选影片,让理想之源泉浸润学生心灵。

社会实践:通过社团活动、科技创新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社会与科学的发展,加深对理想的理解和追求。

研学活动:集团整合教育资源,寒暑假组织研学营,让学生感受清北名校特色和衡水模式,帮助学生坚定学习目标和理想追求。


04


通过道德规范教育、历史国情教育

促进理想信念的形成。


指导纲领:教室悬挂八字一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学生守则》,根据指导纲领制定相应规章制度,使学生言行受到道德规范约束,促进理想树立。

新生入学成长手册:集团编制《新生入学成长手册》,以八大篇章指导新生走好高中第一步,帮助学生进行思想转变。

开学第一课:组织学生每年开学时观看《开学第一课》,并由德育负责人根据校情学情上好学校的“开学第一课”,立规矩、明远志。

国情教育:通过召开专题报告会、视频课、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国家前途命运、社会发展与个人理想相匹配。

德育基地: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德育基地,如展馆、展室等,通过组参观学习,让学生直观了解历史和文化,助力理想生成。


05


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

对学生开展全面系统的理想教育。


理想主题班会:充分利用集团编制的“班会选题汇总”,召开理想信念教育相关班会,进行人生观打造。

一生一档:为每生建立一个专属生涯档案和学情档案,并从高一开始追踪孩子思想成长,每学期进行一次有效沟通。

班干部会:每周组织召开一次班干部会,通过和班干部沟通,全面了解班级动态,制定适用于本班德育的方法,不断进行修正。

全程陪伴:将本班教室作为班主任工作主阵地,课中全程盯班,课后排忧解难,晚上查寝巡视,是老师,是朋友,也是亲人。

暖心教育:日常关注细节,每天与一名学生谈心,于细微处做好暖心教育,如:发放一些小零食小礼物作为奖励;为学生分发预防药品;为学生理发缝被子等。


06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必须渗透到所有学科教学的过程中。


学科育人:在日常备课、上课过程中,整合资源、创新形式、开辟路径,各学科通过链接知识点,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教学流程。

道德课程:设计针对不同年级的道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道德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思政新课堂:开辟新范式拓展新资源,打造“行走的”“有风景的思政新课堂”,如组织“红色之旅”“博物馆之旅”等。

阅读空间:学校内设立阅读空间读书角,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积极向上的优秀作品,如经典文学、人物传记、心灵成长类书籍。

校刊引领:集团设立教师刊《博育》、学生刊《我们》,从设计栏目及话题上积极引导师生同心同向,鼓励学生积极投稿,畅书理想。


07


教师言传身教做好表率,

使学生成为有理想的人。


成为引路者:教师要做引路者,正念乐观地引领学生坚定内心理想,让学生的梦想符合社会价值观,能实际落地。

成为助力者:教师要做助力者,尽力为学生实现理想提供平台、创造机会,让学生怀揣家国情怀主动用努力奋斗实现梦想。

成为共情者: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成长困境,懂得换位思考。共情的力量能更用心地给予关爱,更努力地进行指导,给学生带来自强的力量。

成为律己者:严格按照集团下达的指令要求履行教师职责,班级管理十大黄线必上报,师德师风八大红线勿要踩,为学生做好自律典范。

成为串联者:家庭、学校、社会构成了学生的社交支持系统,好教师要成为理想生成环节的连接纽带,充分串联各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08


分阶段针对学生的特点科学

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


生涯档案:每生入校后都有一本个人专属的《学生生涯规划档案》,分阶段详细记录学生三年理想奋斗历程,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至整个高中生涯。

一对一指导:以“生涯档案”为原始数据模板,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指导学生根据个人能力规划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科学测评:借助科学测试工具进行科学测评,如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青少年气质量表、MBTI职业性格测试、多元智能测评等,评估学生性格及职业适用方向。

理想课程:设立理想课、心理课,内容侧重人际交往、学习适应性、学习方法、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等方面,如高三阶段举行“高校自主招生模拟面试”、“就业模拟面试”等课程,成功人士讲授“创业升学之路”课程等。

专家把脉:聘请专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把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到高中阶段学习、未来选科和考学上。通过精准把脉,指导学生提高就业意识和素养,了解职业要求与前景。


09


加强家校联系与沟通,

家长与学校共同引导支持学生培树理想。


家长会:每年组织一次家长会,家长来校与教师面对面交流,让家长更了解学校教育模式和学生在校表现,共同为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

建立家校通讯:定期向家长发送学校通讯,包括学校重要通知、学习进展、学校活动,校长公开信等,家长也可通过写信、两刊投稿、校长信箱等方式加强沟通。

建立班级家长群: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家长群,通过网络平台,加强与家长、学生之间的展示、交流、沟通,班主任每天需往家长群发布一次学生动态。

邀约活动:每年邀请家长进行一次生命安全教育;每学期邀请家长参与一次感恩教育活动;每月校长组织一次家长接待日,

家访沟通:每月班主任和家长沟通一次;每年班主任进行一次上门走访;与家长进行一次生涯规划或学情分析。


10


鼓励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明天的理想要与今天的学习、社会实践相结合。


点亮生命价值:以思想引领为核心,增强学生自我效能,从不同路径帮助学生寻找到点亮他心中的那把火。

帮助目标达成:帮助学生明确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目标设定应具体明确,能量化。对大目标进行分解,量力逐步完成。

开展职业体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进行一些有关职业体验活动,为未来理想达成增添经验和动力。

参与调研实践:多为学生提供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和专题研究。让学生将知识积累、社会观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

不抛弃不放弃:即便效果不佳,也不要对学生失去信心,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坚持引导,始终相信每一颗种子都会开花。


END



温馨提示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招生招聘、后勤服务质量,畅通问题与合理化建议反馈渠道,学校设立校领导工作电话:13101296387(24小时随时接收短信反馈,不接听电话)。欢迎家长与社会各界朋友给予监督!


编辑:张洪瑞

审稿:李孟霞

审核:袁天勇